搜索
搜索
news
/
/
感悟思想伟力 奋力开创国资国企改革新局面

专题聚焦

SPOTLIGHT ON

便捷服务

1
3777金沙娱场城
1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贵阳西收费站旁3777金沙娱场城办公大楼
1
邮编:550081

1

 

感悟思想伟力 奋力开创国资国企改革新局面

  • 分类:专题聚焦
  • 作者:
  • 来源:学习强国
  •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访问量:

感悟思想伟力 奋力开创国资国企改革新局面

  • 分类:专题聚焦
  • 作者:
  • 来源:学习强国
  •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访问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海作为国资国企重镇,承担着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重任。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指引,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放在”,扎实做好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率先探索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新路径,勇当区域综改先行尖兵,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新时代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上海国资以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勇担新时代赋予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使命和任务。

(一)讲忠诚,国资系统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

上海国资系统拥有各级基层党组织1.5万个、党员人数超20万。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坚决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把“四责协同”衔接到管企治企全方位全过程。全部监管企业完成“党建入章”,95%的监管企业和80%的二级企业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部监管企业及党委建制各级子企业制定“前置清单”,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织密建强基层党建网络,开展百个党建品牌“大创建”、千余业务主题“大考验”、万名书记“大培训”的“百千万”特色工程,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支部建在业务线上”,全面消除市国资委系统1231个党员“空白班组”“空白网点”,把党的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以“聚力合作、服务发展”为主题在沪外37个城市开展党建联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

(二)讲质量,国资国企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2021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约占全国地方国企的1/7、1/9和1/6,始终保持全国地方国资第一。其中,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达3526.6亿元,同比增长4.7%。截至2021年底,上海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6.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国有权益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一批国有企业国际国内竞争力持续增强。上汽集团、绿地集团、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上海建工、上海医药6家国企进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港集团、申通地铁集团、锦江国际集团、机场集团4家国企进入全球行业排名前三,7个国企品牌入围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16家企业进入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上海国有经济规模效益高位增长。

(三)讲使命,坚决履行国资国企责任担当

上海目前拥有44家市属国企,覆盖“市场竞争类、金融服务类、功能保障类”三类。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主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承担了全市100%的轨道交通运输、90%以上的燃气和原水供应、80%以上保障房和租赁房建设、70%以上的污水处理和主副食品流通供应等公共服务。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上海国资国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勇扛急难险重关键任务,在大战大考中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作用。在极短时间内建设运营6个方舱、提供13万张床位;制定落实房租减免等助企纾困政策,惠及9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总体规模达到140亿元。多措并举保障稳岗就业。截至2022年8月底,实际已签约高校应届毕业生21000余人,提前超额5.58%完成既定计划招聘数,分别比2020年、2021年提高5.85、6.91个百分点。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8年以来,持续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组织监管企业与云南、贵州112个贫困村结对,累计投入2.3亿元,购买消费扶贫产品超4亿元,监管企业结对帮扶的11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四)讲创新,国企创新策源能力大幅提升

上海国资国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9—2021年,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科技支出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2017—2021年,企业科技支出累计达到2696.18亿元。同时,上海国资致力于推动品牌焕新,提升老字号品牌的显示度和影响力。2019—2021年,老字号品牌实现营收1058.72亿元,年均增长率3.5%,品牌行业影响力日趋扩大。上海国资国企积极抢占数字化新赛道,举办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开放100多个数字化转型核心场景需求,1014家企业提供的1500余个场景解决方案、业务场景实现“经济+治理+生活”全领域覆盖,意向合作金额超1亿元,为培育上海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

二、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做法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国资国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并践行“牢记使命、深化改革、守正创新、服务发展”的上海国资国企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加强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大局为重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监管为主责,持续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以完善治理为核心,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上海国资国企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助力打造国企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一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持续探索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制定印发落实监管企业党委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要求的指导意见和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示范文本。根据功能定位分类列出细化清单,在全国率先形成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要求“1+3”文件体系。二是切实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不断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持续优化外部董事队伍结构。企业集团层面基本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为促进企业科学决策、防范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落实董事会重要职权,指导企业制定董事会授权事项清单,发挥专门委员会在董事会决策中的支持作用。三是推进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开展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统筹考虑国有企业特点、企业发展质量、市场薪酬价位、人才紧缺程度等因素,设置职业经理人薪酬浮动机制。

(二)以优化布局为关键,持续服务国家和上海重大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国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提升,在服务重大战略方面勇担重任。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发挥上海“四大功能”,制定实施三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增投资1000亿元,实施70个重大项目。助力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建设浦东新区引领区等国家战略,出台“国资浦东新政20条”,积极投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临港新片区企业合作联盟,全力推动全市重大战略任务落地生根。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国资国企在区域协调合作中更高水平开放。促进国有资本跨地区协作布局,建立长三角百企联盟等合作平台,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粤港澳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园区布局,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国有资本国际化布局,鼓励优势产业、企业、品牌走出去,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参与全球经济竞合。三是优化企业布局,推动国有企业在培育特色优势中高质量发展。聚焦主业战略性重组,纵向压缩管理层级,横向加快非主业企业、非优势业务剥离,点上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清退亏损企业。2018年以来,完成9组17家企业专业化重组整合,在新兴产业、民生保障领域组建一批企业集团,提升国资整体功能和效率。聚焦“五突破一加强”,实施“双百行动”改革,开展科改示范行动,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三)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加快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上海国资国企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动力。一是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深化完善平台公司功能定位,构建“金融投资+实体投资+资本运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格局。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授权部分投资运营公司对持股企业履行董监事委派、规划投资、财务管理、国有产股权变动、资产评估、股东大会等资本管理职责。提高平台公司运作效率,充分发挥平台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积极作用。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主体优势互补。以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市管金融服务类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全覆盖,市场竞争类企业基本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截至2021年底,98家上海地方境内外国有上市公司(含国有第一大股东)总市值2.63万亿元。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支持引导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形成要素互补、资源协同、业务联动的良好效应。三是实施长效激励约束,增强企业活力竞争力。深化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形成员工回报、组织效能、经营业绩三者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分类实施激励举措,综合运用超额利润分享、股票期权等多种激励工具。16家上市公司推行股票期权、有限性股票激励计划,1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类企业、转制科研院所开展员工持股。

(四)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着力培育国有经济发展新动能

上海国资国企坚持以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创新助力产业升级、创新推进数字转型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经验。一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以创新助力产业升级。聚焦重点领域,落地组建平台载体,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可控清单和国资创新图谱,明确国资重点布局和产业转型方向,不断加速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二是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国有企业签署创新使命责任书,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点企业、团队和项目清单化。优化创新服务及保障机制,在成果转化、考核激励、人才、容错等环节出台细化举措,在联合创新、投入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支持保障。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举办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出台推进本市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打造“1+N”数字赋能平台,推进国资数字整体赋能平台及交通、制造、商贸等N个子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国有企业云、网、数、安、链、智等方面多位一体深度融合。在数据运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孵化培育标杆企业、标杆场景、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

(五)以国资监管为抓手,构建国资监管“一盘棋”大格局

上海国资国企以管资本为主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持续推进国资监管深层次、宽领域全覆盖,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国资监管体系。一是完善国资监管大格局,健全国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直接监管+委托监管+指导监管+受托监管”的国资管理体系,形成全市国资监管“一盘棋”。将城镇集体企业纳入监管体系,出台加强对城镇集体资产、集体企业监管的指导意见,整合三家市级联社组建上海联社,推动具备条件的由国有企业监管、扶办的集体企业调整监管关系向上海联社集聚,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二是管好资本优化管理,构建“1+3+N”的国有资本管理架构。“1”是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对3个平台公司和N家监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3”是3个平台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根据市国资委授权对持有的企业集团股权进行资本运作和管理。“N”是N家监管企业,作为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健全监督管理,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建立健全覆盖市级综合监管机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三个层次,以信息互通、管理贯通、平台连通为重点的“三层三通”上海国有资产监管一体化体系。建立全面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完善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开展控股不控权等专项治理,推进应收类款项排查等专项行动,以专项整治的形式提升监管针对性。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健全容错追责体系,激励企业领导人员依法合规经营、主动担当作为。

三、奋力开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

面向新形势新阶段新格局,上海国资国企保持政治清醒,把握战略定力,增强战略自信,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建设和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为抓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高站位贯彻党的建设新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中央和市委各项部署要求贯穿于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的重大战略谋划、重大政策制定、重大任务部署、重大工作推进全过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围绕生产经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积极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健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制度,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构建“三不腐”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落地落实。

(二)高质量推动国有经济新发展

强化基础固链、技术补链、功能延链、融合强链,打造一批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条,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并规模化量产的自主产品,建设一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基地,做强做优一批国资引领的创新基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金融等一批数字化转型企业示范标杆。加大国有企业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对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消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高水平优化国资布局新结构

加大国有资本对“3+6”产业投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建设国资主导、集约高效、安全稳定、智慧绿色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国有资本对民生“短板”的投入,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色、国资国企特点的民生服务供给路径。加快发展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点区域,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品质园区。深化与长江经济带以及国内重点区域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粤港澳、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行业主导力、企业凝聚力、社会影响力,排名国内外行业前列的领军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

(四)高动能实现国企改革新突破

坚持走以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联合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多种渠道并行的混改之路。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引导各类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董事会重在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经理层重在深化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推动常态化选聘、退出机制落实落地。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优化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对国有创投、科改双百、平台公司等特定类型企业或人员试点实行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资管理方式。

(五)高效率落实国资监管新格局

落实“1+3+N”监管格局,做实做强平台功能,从功能定位、股权结构两个维度对国有独资、多元全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差异化、矩阵式监管。完善授权放权,按照企业行权能力,“一企一策”制定授权放权清单。加强授权监督管理,对授权放权事项进行周期性常态化跟踪督导,定期对企业授权放权工作开展全面评估,构建授权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法律、投资、财务等各类风险管理,守牢风险防范底线。加强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纪律监督、社会监督等联动,夯实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基础。

(作者系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3年第一期)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二铺西收费站旁3777金沙娱场城办公大楼

邮编: 550081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XML 地图